
桃李春风今又是
王海瑛
雾霾天,天气乍暖还寒,却挡不住探春的脚步。鸡爪槭的叶片又舒展了许多,由紫红渐向黄绿转变。垂丝海棠的花蕾嫣红欲破,紫叶李已开成一片淡淡的烟云。深粉的美人梅,每一树都灼灼艳艳,炫人眼目。
白玉兰开始凋谢,有风时飘落,无风亦自落,树下积了很多花瓣。新落的花瓣,色呈粉白,有绸缎一般的柔滑质感。落得久的,已是一目锈色,污颜不堪看。
植物们都有各自的凋零方式。樱桃花细小,花瓣轻薄,也许才刚刚开了不久,一阵风过,便都散了。海棠是一片片飞落,行在树底,一定是拂了一身还满。荷花是这边一瓣掉下来,那边还有几瓣,即便只余一瓣,也许好几日都还抱立梗上虽残而不凋。茶花又不同,它的花似乎一直开在枝头,不见颓势,然后忽然间整朵离枝,带着重量与质感,决绝地跌落。落下的花朵,养在水碟里,还可以看上好几天。栾树花在整个秋天里边开边谢,树下一层金花屑,比桂子花落更为动人。
不管什么花,草本、藤本、木本,它们都是自顾自地开,又自顾自地落,那份自开自落自开怀的优雅,世人难以企及。
从对面林子里蓦地飞来两只喜鹊,双双停在路灯杆上,彼此都敛翅垂头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一只斑鸠在草地上踱步,“咕咕”声里,似是寻得了某种吃食,倏尔安静。荠菜花本是草地的主角,未料被阿拉伯婆婆纳的蓝色星眸抢了风头,蒲公英东一朵西一朵开放,采下一朵,指间便有了一枚小小的太阳。杏花落了一地,枝上仍有花朵在开,但花瓣已愈来愈薄,虬枝疏花,益发显得单薄伶俜。
最美的杏花,开在唐诗宋词中,开在诗人词人的水边桥边村边宅边绣楼闺阁边。是陈与义的“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”,是欧阳修的“林外鸣鸠春雨歇,屋头初日杏花繁”,是戴叔伦“燕子不归春事晚,一汀烟雨杏花寒”,是王安石“纵被春风吹作雪,绝胜南陌碾成尘”,是冯延巳“客子光阴诗卷里,杏花消息雨声中“,还有“波渺渺,柳依依,孤村芳草远,斜日杏花飞”……
它们在风雨阴晴之中,在掩映隐现之间,繁盛又孤寂。千百年来,流转往复,生生不息。
沿着水流而行,前两日的雨水让河道绿了,河水宽了。枯黄的两岸冒出一丛丛春草,苇芽从水中探出了头,黑水鸡悠游在水面呼朋引伴。坡缘上的连翘正是花期,映在水中,如两道金色的篱帐逶迤而去。有些花已凋落,但更多的花事正在酝酿之中。
家乡川东的春天是湿润而悠长的,各种花事轰轰烈烈,前赴后继奔向春天的路途。日照的春天却粗砺而短暂,花朵挨挨挤挤也不过月余。但是这些年生活在这里,感受着恒常的干燥与粗疏,但在某些不经意的时间里,又会流泻出让我惊叹的明丽清妍的美来。
我知道所有的美都不恒久,就如我也知道苦难总有终结之时。但我更知道大地的辽阔和深厚,天空的广袤和高远,植物的坚韧与鲜活,远胜于这人世间的一切心机算计与覆雨翻云手。
一树早樱傍水初开,垂珠累累,花开零星,未到盛时。
樱不同于梅,仅看一枝或一朵,便已疏影横斜,韵自天成。樱花一枝或一朵是平淡无奇的,要成树成片成林的看,云蒸霞蔚的盛大气场才能展现出来。
总觉得樱花带着几分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洋气,和传统的古典清雅不沾边。其实这样也好,大大方方地开,轻轻松松地落。地上花瓣如雪,枝上花开如云。不慕李花的澹秀,不问梨花的哀愁,亦不妒桃花的灿烂。她是花季女儿的清澈眼神,也是初嫁少妇的白云纱,更是白发苍颜时书册里偶尔翻到的那枚曾经悸动的心笺。
又见到那一片紫花地丁。较过往所见的紫花地丁花茎更为修长,花朵也纤巧些,加上花色浅淡,整体植株的观感更为秀雅清致。它们一株株、一朵朵,兵丁般列阵于树下、石侧,如同某段故事情节,渐入佳境。
在浩瀚如星河的植物世界里,紫花地丁是我走上植物之路的缘起。其实有些事物并不见得它本身真的有多珍贵多惊艳,但因与一段岁月有关,便与众不同起来。年年春回大地,地丁如约归来。四季更迭,在不间断的变迁之中,总有一些物事恒常如新自恒在。
林子里鸟鸣声此起彼伏,布谷、乌鸫、斑鸠、山雀、鹊鸲、白头鹎,还有一些分辨不出来是什么鸟。其中有一种很好听的鸣声,像清风下的河面,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,绵绵不绝,尾音在林间水上回荡很久。另外有一种鸣声像是从喉咙里压抑着发出来的,“咕噜咕噜”的,有时觉得厚重有时又觉得轻灵。
春天里最美好的事情是,走在渐渐返青的公园里,河道边,溪山下,看着一树树或远或近的花开,闻着一缕缕或浓或淡的花香,听见头顶或高或低的鸟鸣,可抬头寻找它们的时候,却看不见它们的影踪。但我知道,它们都在,一直在。
有人说,天地之间,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相遇,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。
而我们与春天相遇,也同样值得珍惜。
本想再去香河东岸看看桃花开否,目光却被路边一团浅淡的幽幽紫意攫获。是丁香啊!或许是初开,花间只得一抹澹澹清气,十分怡人。丁香花影斯文沉静,有书卷气。丁香色最适合染为衣裙,妆扮古言文中的绝世美人。还有那句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,从南唐飘摇而来,氤氲在人的意念之上。站在花前想象如斯种种,从相顾言未尽,到欲说意已休。
归家,去菜鸟驿站取了心仪已久的红线咖啡杯具,再做一餐简单的蔬饭。
孩子上学去后,傍窗对花独坐,看瓶中水仙百合的花瓣纷纷落下。冲一杯拿铁,任咖啡的焦香弥漫于室,翻阅一本关于植物的书,耐心去了解每一种植物的前世今生。窗外不时有喜鹊叽喳声传来,并不觉聒噪。
何谓人间好时节,桃李春风今又是。顺应着自己的节奏,也顺应着自己的内心。不必对不理解你的人费尽心神去阐述观点,或者解释对错,或者追问因果,更不需要讨好着用力去交往与生活。
时光并非无涯,所以才更需珍惜当下。此时此际的每一日每一分每一秒,爱着的一点一滴,都要妥善安置。对明天抱有期待,但不执念。所谓无欲则刚,是自己赋予自己最得体的气场。
(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东港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