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兴业房产全力做好项目精细化成本管控
本报通讯员 王玉翠
2022年,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,兴业房产成本中心更加注重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,协同公司其他部门做好现金流管控,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。“三级管控”确保数据质量
“小刘,你看看我这个楼,怎么混凝土量这么高,钢筋指标却在正常范围内,我怎么发现不了原因,你来帮我看看……”身边的同事闻声应诺,拿起手里的笔记录下工作进度,随后,二人自行组队捋着头认真查找原因。
这是成本中心利用工作群进行成本三级管控的一个场景。不知从何时起,“自检”成为了预算工作的重要环节,员工自觉养成自检的习惯,即“一级检查”;项目负责人收集好每个经办人的控制价,眼睛秒变“扫雷神器”,逐个清单、逐个定额子目进行检查,这是“二级复检”;随后,在确保工程量合理范围和单价一致的情况下,交由专业负责人进行“三级把关”,主要对项目所处市场环境和当地政策是否变化进行检查。
经过以上“三级把关”后呈现在合同中的造价数据,背后其实包含着成本人员的努力和智慧,是对大量数据层层检查形成的结果。
“总控材料计划”助力提质增效
为服务材料成本管控,成本中心在今年新增了总控材料计划核量,这也是占用时间很多、难度很大的工作之一。
这项工作在今年3月开展,项目负责人牵头收集材料计划单分发给各经办人,推进过程中,随着每个人工作方法和思路不同,核量过程中的冲突慢慢呈现出来。对土建专业来说,混凝土和钢筋是工程量差别最易有争议的材料;而对安装专业而言,电线电缆是最难控的材料。加上项目的设计图纸变更频繁、项目部及材料部门对接信息不畅等原因,给工作开展造成不小压力。
面对困难,成本中心负责人根据工作重点难点,对内着手解决量的问题,由专业负责人梳理以往结算经验,并结合本行业规定,制定了一套适合部门内部管理的标准。对外积极协调其他部门,规范流程,理顺业务,循序渐进解决图纸变更频繁和信息对接不畅等制约因素,逐步建立了以项目为单位的总控材料计划,有效降低了部门间沟通成本,也加强了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,可谓一举多得,推动了提效率、降成本举措落地实施。
“深入现场”扎实结算收方
“王工,你看这是8.78m,比签证的数据还多一点。”
“尺子呀,一高一低,那头再拉直一点,靠墙,对,这样是多少?你看看8.75m,没有多呀。”尺子两端各连接着一名成本造价人。
这是成本中心员工现场收方的一幕。说到收方,它是兴业房产成本中心日常工作之一,也是一名造价人员工作经验积累的一个环节。就是这样一项简单的工作,成本中心人员却做到了“强迫症”式的数据记录,上边的场景,就是收方严谨认真的写照。成本中心人员要在施工前期进行收方,实地查看现场情况,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和预算;在后期,也要根据实际方案进行对比,通过收方检查造价数据差异的因素,一一进行核实分析,确保数据准确严谨。
严谨的收方,有时会引起施工单位人员的絮叨,甚至是不满,但成本中心收方依然坚持原则,不降低标准,为的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,共同维护公司和合作单位的利益,用严谨准确的数据,为企业节约每一分支出,服务企业经营发展。
做好项目精细化成本管控,没有完成时,只有进行时,兴业房产成本中心将继续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,全面服务项目现金流管控,把提效率降成本的要求做得更扎实更有效,助力公司持续、安全、稳健发展!